国外封杀中国企业,Kimi们纷纷争抢“上桌”机会!

AI快讯 4hours ago AICAT
0 0
国外封杀中国企业,Kimi们纷纷争抢“上桌”机会!

01

从曾经的热烈追捧到如今的舆论分裂,Anthropic这家模型公司最近正面临信任的重大危机。

在9月5日,Anthropic意外地在其官网发布了一项禁令。该禁令明确指出:“任何由中国企业控股超过50%的公司,不论其注册地点如何,均不得使用ClaudeAI服务。”

作为一家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,此举无疑在中国的AI行业引发了强烈反响。除了对其傲慢行为的愤怒,许多企业也意识到在AI主权竞争的背景下,这种突发的“疯狂举动”其实暗藏危机。

然而,导致Anthropic信任危机的原因不仅限于中国用户,国外购买Claude Code的会员也受到了影响。他们的情感经历了一场AI的风暴。9月初,Reddit上出现了一条“Claude已死”的帖子,引发了874个赞和超过500条评论。许多开发者抱怨,尽管每月支付200美元,Claude的表现却明显下降,造成了时间和金钱的双重损失。

那些曾因欣赏Anthropic模型能力而委托其处理任务的用户,最近几周感受到了巨大的反差,Claude的表现不仅频繁出错,还显得愚钝。

一些付费用户在Anthropic的官方Reddit账号下留言:“我已经不再使用你们的服务,相较于过去两个月,Claude的整体智能水平下降,真庆幸现在有更多选择,而不仅仅局限于Claude。”

国外封杀中国企业,Kimi们纷纷争抢“上桌”机会!

更为重要的是,当初网络上有开发者开始讨论Claude模型性能的下降时,Anthropic并没有及时作出回应,反而将这些反馈视为AI自动生成的内容,直到许多用户不断表达不满,并引发了退订潮,才开始承认确实存在性能上的问题。

这种略显傲慢的反应并未能挽回用户的心,反而让他们对Anthropic产生了深深的质疑。很多用户认为,Anthropic在高峰时段故意降低模型性能,以降低付费用户在token上的消耗,从而节省成本。

曾经的热爱如今转为反感,一些用户甚至在Claude Code的社交平台上用实际行动表达不满,转而订阅Codex作为替代品,OpenAI的CEO奥特曼也对此感到惊讶,认为用户全都支持Codex的情况有些不寻常。然而,Codex Cli因ChatGPT5的支持,确实在短短半个月内实现了使用量的十倍增长。

根据第三方机构Vibe Kanban的数据,从七月下旬到八月24日,Claude Code的使用率从83%下降至70%,而OpenAI的Codex Cli的使用率则从零上升到26%。

与Claude Code相似,OpenAI的Codex Cli同样专注于编码能力。与之前的编码模型相比,它们不仅仅是帮助用户编写代码,更能自动化修改和运行测试,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流程,开发者只需做出决策便可完成应用开发。正如奥特曼所说,这将开启一个人人都能创造出无数热门应用的时代。

尽管存在各种争论,目前来看,Claude的编程能力仍然是许多用户的首选。

02

如果一个巨头以开放的姿态构建生态体系,那么国产模型厂商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限制。然而,当巨头陷入傲慢的陷阱时,正是其他厂商崛起的良机。

国产模型竞逐AI编程领域,KimiDeepSeek的较量愈演愈烈

在Anthropic发布禁用令后的背景下,国产人工智能模型纷纷推出新版本,迅速填补Claude留下的市场空白。这些新产品包括通义千问的Qwen、智谱、DeepSeek以及腾讯等,均针对模型的编程能力进行了强化。

通义千问所推出的Qwen3-235B-Instruct-2507-FP8于7月问世,着重强调其在编程、数学和逻辑推理领域的优势。而在9月,更强大的Qwen3-Max-Preview也随之发布,参数量超过1万亿,编程能力再上一个台阶,超越了Claude Opus 4的非思考型模型。

有些专注于海外市场的AI创业公司CEO透露,在国产模型中,Qwen和Kimi的使用频率最高。来自杭州的一位开发者甚至坚定地认为,在替代选择上,他更青睐Kimi。

通义千问Qwen的实力有目共睹,其在全球开源模型中的下载量已超4亿,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4万个,用户基数庞大。那么,Kimi又是如何崭露头角的呢?

在今年上半年,DeepSeek作为国产模型的佼佼者受到广泛关注,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比较,尤其是DeepSeek与Kimi之间的较量,似乎成了一种热门话题。标题中“Kimi与DeepSeek的碰撞”几乎成为标志性叙述。

DeepSeek的持续热度也使得其他AI小龙显得相对黯淡,六小龙亟需寻找翻身的机会。

或许改变这一局面的契机出现在7月11日,Kimi发布的K2被《自然》杂志誉为又一个“DeepSeek时刻”。K2在编码能力方面表现突出,在LiveCodeBench等测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
在Claude宣布禁用的同一天,Kimi也随即发布了新版本。对比Kimi K20905、DeepSeek V3.1与Claude Sonnet4在编程任务上的测试数据,K2-0905版本在编程能力上有了显著提升。在真实软件工程任务考核的SWE-bench Verified基准测试中,新版Kimi K2的表现与Claude Sonnet 4极为接近。

国外封杀中国企业,Kimi们纷纷争抢“上桌”机会!

根据全球知名的AI编程平台RooCode的最新评测,K2在代码能力方面获得了94%的高分,成为开源模型中的佼佼者。紧接着,LMArena的动态榜单也进行了更新,K2-0905与Qwen3-235并列第8,双双成为开源模型的明星。

中国AI编程市场的新挑战与机遇

从编程能力的角度来看,Kimi在测试结果和开发者的体验上都有显著的进步。而DeepSeekV3.1则更注重综合推理能力与思维效率的提升。

今年以来,模型公司似乎面临着智能发展的瓶颈。在这场激烈竞争中,各大厂商的战略选择开始出现分歧:是加大对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投入,还是专注于多模态技术的开发,亦或是探索智能体的生态系统,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出实现AGI的标准路径。

如果将AGI视为一个不断被重新定义和挑战的目标,那么模型厂商的技术发展路线就不是简单的线性推进,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探索。某些公司能够率先赢得用户,往往是因为它们的技术策略恰好契合了时代的需求。通过回顾Kimi的发展历程,我们可以看到,该公司早早就选择了在编程领域进行深入布局,从而实现差异化竞争。

Kimi与Claude在技术路线上的相似之处不可忽视:两者都对长文本处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追求,将长上下文视为其核心竞争优势,杨植麟更是曾说过“Lossless long context is everything”,这句话在业内广为流传。

Kimi甚至计划在2024年6月率先开展Context Caching技术的内测,提前两个月于Claude推出,让模型如同拥有了短期记忆的扩展能力,从而显著降低调用成本并提升处理效率。在过去两年的迭代中,Kimi并未追随OpenAI在视频和音频领域的扩张,而是专注于文本处理、工具调用及推理能力的提升。

Kimi与Claude在技术发展路径上的高度一致,难以被视为偶然。两者的步调相互呼应,似乎都洞察到了同样的演进逻辑:拥有更长的记忆能力和自动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。从外部视角来看,Kimi的发展历程如同中国版Claude的成长史,既快速跟进又保持审美上的克制。

由于Claude的禁令,国产替代方案的出现引发了不少独立开发者的关注,其中有反馈指出K2的主要短板在于没有包月服务,导致调用成本较高。对此,我们向Kimi方面进行了询问,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。

03

Anthropic对中国企业的禁令并不是一个新现象。在过去几年中,从芯片限制到OpenAI的停服,针对中国企业的种种不友好举措,早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中的常见手段。

此次禁令的最大影响将波及腾讯、字节跳动、阿里巴巴等在海外推出的AI编程产品,例如字节跳动的Trae和阿里巴巴的Qoder。这些公司的AI编程产品均集成了Claude、GPTGemini等最新的大模型,禁令可能使得用户无法在其产品中使用Claude模型。

据外媒报道,字节跳动的AI代码编辑器Trae在新加坡面临困境。Trae是专为国际用户设计的产品,Claude是其长期使用的模型之一,随着禁令的消息传播,已有用户开始询问退款事宜。

尽管封锁令的背景错综复杂,但其根本原因是对中国AI企业的深切忧虑。任何事情都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好或坏,长远来看,这也可能成为推动创新的动力。

以DeepSeek R1为例,它通过优化算法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和推理延迟,成功应对算力不足的问题。这一创新不仅改变了中国模型在国际排名中的沉寂局面,还以其出色的性价比加速了全球AI的发展进程。

同样,这次Anthropic的禁令再一次提醒了中国的大型模型公司:技术创新必须依靠自主开发。然而,Claude系列模型已然成为编程领域的领军者,国产模型在短期内要吸引用户,依然面临重大挑战。

尽管国产基础模型在中文理解和上下文处理上展现了一定的优势,但在逻辑推理、创造性任务及复杂指令的执行上,依然与Claude存在明显的代际差距。

更为重要的是,Claude Code编程工具不仅具备强大的编码能力,还能与外部环境进行高效互动。这种模型技术的提升与Claude Code的扩展功能相结合,使得其在自主性和长期任务执行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。

这些工具在扩展能力、长上下文协作以及多轮工具调用等方面,使Claude在AI应用中具备了极强的吸引力。

国产模型开发者Kimi们仍然存在众多机遇,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技术发展方向,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把握住。回顾上一次OpenAI的停服,或许是中国DeepSeek崛起的契机。这一次,面对Anthropic的技术断供,哪家厂商能够在此期间获益,值得我们拭目以待。

然而,真正重要的是要解决面临的问题。正如Kimi的杨植麟在访谈中多次强调的那样:问题是不可避免的,但解决问题是完全可能的。

作者|柳嘉

编辑|利群

来源:今日头条
原文标题:国外Claude封禁中国企业,国内Kimi们都想上桌 - 今日头条
声明:
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后经过ai改写发布,如不小心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删除,给您带来困扰,深表歉意!
Copyrights:AICAT Posted on 2025-11-14 14:15:59。
Please specify source if reproduced国外封杀中国企业,Kimi们纷纷争抢“上桌”机会! | AI工具导航
广告也精彩

No comments

No comment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