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 | Tech星球
文 | 陈桥辉 王琳
在5月28日,字节跳动的安全与风险控制部门发出通知,指出为了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,自6月30日起,将逐步停止使用外部AI开发工具,包括在开发者中备受欢迎的Cursor和Windsurf等。同时,字节跳动还推出了自家的编程助手Trae作为替代。
当前,OpenAI、Anthropic与谷歌等知名AI公司几乎都在推出各自的AI编程工具。一些行业专家推测,字节禁用第三方AI开发软件的原因,除了考虑数据安全,也可能是在为其自家产品Trae的推广铺路。
2025年3月,字节跳动推出了Trae,声称其为“国内首个AI原生IDE”,直接对标AI编程领域的领军者Cursor。此次禁用外部AI开发工具的决定,使得Trae与Cursor成为了众人关注与比较的对象。
在这两款产品间,究竟哪一款更具优势?开发者们又该如何抉择?“新智核”从用户体验、易用性、代码完成质量、响应时间以及逻辑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测评,为大家揭晓答案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次的测试仅限于Trae的国内版本。
用户体验与易用性:各具特色
Cursor是一款集成了多种顶尖大模型的编程辅助工具,包括GPT-4o、Claude 3.7、DeepSeek R1/V3以及Gemini等。
其界面设计清晰且直观,涵盖了菜单栏、侧边栏、编辑区域和状态栏,极大地方便了开发者的使用。核心代码编辑区的字体清晰可见,语法高亮效果显著,各类代码元素通过色彩的变化得以清晰区分,让开发者迅速理解代码结构。
注:Cursor的主界面。
在交互体验方面,Tab键的创新使用成为一大亮点。作为升级版的自动补全功能,开发者在接受代码建议后,只需按下Tab键,系统便能智能判断下一个编辑位置并自动跳转。例如,在修改完代码后,系统能够精准找到第18行下方待编辑的区域,省去繁琐的快捷键操作,极大地简化了编辑流程。
此外,强大的BugBot功能也被引入,能够自动审查用户的Pull Requests(PR),识别潜在的错误和问题。
快捷键系统非常完备,支持代码格式化、函数跳转等日常操作。举例来说,在Mac系统中,选中代码后按下Command+K即可直接输入修改要求,从而减少鼠标使用,提高开发效率。
注:Cursor的快捷键设置界面。
智能编程助手:Cursor与Trae的深度对比
在右侧边栏的聊天交互界面中,用户可以进行自然语言交流。开发者只需简单输入需求,例如“用Python开发本地音频记录程序”,便能迅速获得AI生成的代码和优化建议。若代码出现错误,用户可以在聊天窗口反馈,系统会即时提供错误分析和修正建议,使得整个互动过程显得智能而高效。
另外,Cursor还具备实时配置语言和环境的功能。例如,当生成的代码为Python时,如果本地没有相应的Python环境,系统会自动弹出安装选项,帮助用户在线配置运行环境。此外,Cursor还内置了插件市场,用户可以轻松搜索各种插件,便于实现简单的编程操作。
图注:Cursor Python配置界面。
与之相比,Trae是字节跳动推出的AI集成开发环境,支持多种模型。其国内版本默认搭载豆包1.5-Pro和1.5-Thinking-Pro,用户还可以切换至DeepSeek-R1或V3等其他模型。从模型数量和性能来看,Trae在这方面稍显不足。
Trae的界面设计同样保持简洁与直观。其典型布局包括左侧的文件导航区,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项目中的各类文件,层级结构清晰,使得目标文件易于找到;而中间部分为代码编辑区,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语法高亮与格式化,便于用户专注于代码编写;右侧则是与AI进行互动的聊天区,提供支持和帮助。这样的设计合理而高效,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。
注:Trae主界面展示。
在用户交互方面,Trae同样提供了多种快捷方式。例如,它内置了Chat和Builder两种智能体模式,这也是Trae的一大特色。
代码完成质量大比拼:Cursor遥遥领先于Trae
在Chat模式下,用户仿佛拥有了一位全能的AI助手。通过与其对话,用户可以获得代码建议、修复错误和解决问题的帮助。此外,此模式还支持上下文理解、多模态输入以及模型的灵活切换,提升了互动体验。用户只需输入“#”便可调出上下文列表,迅速找到所需文件,并能将整个文件提供给AI,从而提高回答的准确性。而在Builder模式中,用户能够从零开始构建项目,AI会自动生成代码,快速产生预期结果。
值得一提的是,Trae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提示词设置智能体,以适应多样的编程领域。
注:Trae的智能体创建界面。
此外,Trae还提供了插件市场,用户可以实时配置所需的语言和环境,尽管插件数量整体上少于Cursor。
总体而言,在用户体验和易用性方面,Cursor与Trae各具优势。
接下来,“新智核”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,比较Cursor与Trae在简单代码任务中的完成质量。
以制作一个数字时钟为例,用户可以在两者的聊天框中输入“生成一个带有年月日的酷炫时钟,要求有时针分针秒针”这一指令。
此时,Cursor会在右侧的Chat栏中分析该指令,并整理出创建时钟的思路,涉及外观设计、日期显示、页面样式和功能特性,最终生成一个完整的HTML文件。
运行生成的HTML文件后,用户可以得到一个显示年月日、星期,以及时针、分针和秒针的数字时钟,尽管时针上的数字刻度略有偏移。在这一过程中,Cursor遵循“需求分析→思路整理→代码生成”的流程,主动补充未明确的视觉优化需求。
数字时钟生成的对比分析
注:由Cursor生成的数字时钟。
在分析命令的过程中,Trae没有进行思路的深入探讨,而是直接进行了HTML、CSS和JavaScript等代码文件的逐步创建,最终生成了一个可执行的HTML文件。
执行该代码后,得到了一个运行的数字时钟,但令人失望的是,它不仅没有显示时间刻度,连年月日这一重要信息也未能呈现,结果并不理想。
注:由Trae生成的数字时钟。
实际上,Trae的生成方式更接近于模板化,它依赖于预设的代码结构来完成内容的创建,因此在具体情境中的灵活适应能力和深度优化显得不足。例如,对于“年月日”等关键需求的理解明显不足,反映出AI在理解方面的差距。
通过表格对比,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两者在处理此命令后的表现差异。在测试质量方面,Cursor的结果显著优于Trae。
代码响应时间与逻辑分析对比:Cursor稳定性优越,Trae反应迅速
本次测试选用了逻辑性较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作为案例。
在Cursor中输入“请帮我创建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”,系统迅速开始思考和编写代码,然而,由于思考过程稍显冗长,最终在2分钟后生成了一个HTML和JavaScript文件。
运行生成的文件后,成功得到了一个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代码,界面下方显示了游戏操作的提示。但由于是使用HTML文件,画面效果不够理想,并且在快速下落的方块中出现了颜色重叠的问题。
特别说明:这是用Cursor生成的俄罗斯方块游戏代码的效果展示。
总体而言,在执行任务时,Cursor倾向于首先进行分析,并逐步拆解问题。这种“思考式生成”的方式对于复杂逻辑的推理非常有效,但所需时间相对较长。即使是没有编程经验的用户,也能轻松理解整个逻辑过程。
Trae生成俄罗斯方块游戏的效率与稳定性分析
当在Trae中键入“帮我生成一个俄罗斯方块小游戏”的请求时,若选择常规的Chat模式,大约需要50秒来生成一个Python文件。而如果使用Builder模式,所需时间则缩短至30秒以内。对于开发者而言,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的,因此Trae在响应生成及结果获取的速度上表现出色。
运行生成的Python文件后,用户可以看到一个视觉效果理想的俄罗斯方块游戏,然而在完成一个方块的操作后,程序却意外退出。同时,该游戏在第三方平台上发布时也出现了代码错误的问题。
注:上述为通过Trae生成的俄罗斯方块游戏代码的展示结果。
Trae的“模板填充式”生成方式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定制灵活性,但却极大提升了效率,特别适合快速进行原型开发。
在制作逻辑相对复杂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时,Trae的响应速度比Cursor快出5到6倍。这一优势主要归功于Trae的Builder模式对常见项目结构的预设以及其AI代码生成的高效性。
综合考虑输出质量与性能,虽然Trae在生成俄罗斯方块游戏代码时,在画质与排布上优于Cursor,并且响应速度也更快,但仍然存在运行时闪退和代码报错等稳定性问题。
工具选择与代码修复能力比较:Cursor优于Trae
在选择开发工具时,若希望实现快速原型设计并获得较佳的初步视觉效果,可以优先考虑Trae,然而这也意味着需要承担其在运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风险。反之,如果更为关注代码逻辑的完整性、跨平台的兼容性及长期的可维护性,即使所需时间较长,Cursor依然是一个更值得信赖的选择。
在编程过程中,开发者常常面临代码缺失、逻辑错误等诸多问题,尤其是在数千行代码中出现多个错误时,着实让人感到沮丧。这时候,纠错与代码优化显得尤为重要。
Cursor与Trae均具备修复此类问题的能力,因此我们将一段无法执行的猜拳游戏HTML代码,分别交给这两款工具进行修复。
Cursor会对错误代码进行识别与修复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,比如添加中文编码的支持,改善显示效果(例如,引入石头、剪刀、布的表情符号),同时增加胜负结果的表情展示等。
最终,经过修复的代码成功运行,呈现出一个生动有趣的猜拳游戏。
注:使用Cursor生成的猜拳游戏代码的演示效果。
我们可以看到,Cursor采取了“修复与优化”双重策略,基于其大模型对用户潜在需求的预测(如视觉效果与交互友好性)进行主动改善。
相较之下,Trae在修复代码时并未进行类似的优化过程。
代码优化之争:Cursor与Trae的较量
最终生成的代码可视化效果显得有些呆板,游戏画面排版也不尽合理。比分符号“:”的缺失以及未能明确显示玩家与电脑角色的对应比分,导致了游戏逻辑上的不一致。
注:展示的是由Trae生成的猜拳游戏代码的效果。
在代码补全方面,Trae展现出优先考虑功能性的特征。以猜拳游戏为例,Trae确保了游戏的核心逻辑,如胜负判断和分数记录可以正常运行,但没有优化布局,遗漏了必要的标识(如比分符号及角色标签)和视觉元素(如表情符号)。这种做法适合解决紧急问题,但未能充分考虑用户体验。
总体而言,Cursor展现了更加全面的人工智能能力。它不仅修复了代码中的缺陷,还能根据上下文推测出优化的方向,从而将“可用”的代码提升至“好用”的水平。对于追求产品质量的开发者来说,Cursor在代码补全领域显然更具优势。
结语
作为本土的人工智能开发工具,Trae在内部系统的整合、数据权限的管理及快速生成代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。而Cursor则凭借其先进的模型接入,在代码修复的质量、智能化水平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上表现出色,能够更主动地预测开发者的潜在需求,实现从“可用”到“好用”的代码质变。
开发者工具的最佳选择:效率与品质的平衡
对于程序员来说,选择工具从来不是简单的二选一。如果追求卓越的效率,Trae无疑是最佳之选;而若想要注重代码的高质量,Cursor则是理想选择。或许,这正是此次评测所揭示的最终结论。
Please specify source if reproduced字节跳动力推Trae取代Cursor,开发者们的真实反应如何?|深度测评 | AI工具导航
